香蕉会在28年后灭绝?从本质上说,我们吃的香蕉其实来自同一棵树
当你走进水果店,面对琳琅满目的水果,是否设想过某一天你会和其中一种水果永远绝缘呢?科学家披露了一项研究成果,随着全球变暖的不断恶化,在28年后,也就是2050年,香蕉可能会灭绝。
从本质上说,我们吃的香蕉其实很脆弱,因为他们其实来自同一棵树。
我们都爱吃香蕉
香蕉起源于亚洲南部地区,原产地包括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区,包括中国南部。中国不仅是香蕉原产国之一,也是当今世界上栽培香蕉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。2017年,92.6万吨香蕉从世界各地销往中国,占我国水果进口总量四分之一。
香蕉好像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,鲜少听闻有人讨厌这种食用体验得天独厚的水果一一它吃前不用洗,吃时不用切,吃完不用洗手,还有没有任何硌牙的籽儿或者核儿,大大增加了食用的愉悦感,更别说它香甜的味道、丰富的营养价值。
展开剩余75%对于艺术家来说,香蕉不只是一种水果,它更是一种象征波普艺术的元素,带来前卫的气质与明朗的情绪色彩。
全球香蕉是一套基因
要知道,世界上没有两条完全相同的河流,但是却有两条完全一样的香蕉。
大约在5000年前,人们开始发现野蕉的美味并开始种植。早在距今4000年前的希腊,就有关于香蕉生产的记载。战国时代的《庄子》《九歌》等著作中,记载有使用香蕉假茎作为编织。
公元3世纪,在亚历山大远征中,来自印度的香蕉被发现。1873年,作家儒勒·凡尔纳在小说《八十天环游地球》中,还特别详细地描述香蕉。差不多同一时期,美国人贝克船长在游历东南亚后,首次将大麦克香蕉带回他的故乡。据说大麦克的果皮结实,人们运输大麦克香蕉时,可以直接把它们扔进船舱而不用担心摔坏。
但是在几千年的香蕉培育历史过程中,食用蕉发展成为三倍体,多为无性繁殖,虽然香蕉花分为雌花、中性花和雄花,但是雌花不需要授粉便可以形成果实,而中性花和雄花则不具备结果的能力。三倍体的香蕉虽然能结果,却高度雌雄不育,无法正常产生种子,更无法繁殖下一代。
今天世界上的各种各样的香蕉,只能靠无性繁殖来繁衍。也就是说,所有具有商品价值的香蕉栽培品种,都是人类通过无性繁殖的方法获得种苗。
香蕉行业发展近乎畸形,全球的香蕉都拥有同一套基因,长着同一张面孔,有着同样的味道,每一个都是隔壁的“克隆”。虽然经过了1960年代大麦克香蕉的灭绝,但是香蕉单一培植这一现象并没有得到改变。
如今,大部分地区对于蕉的认识只是华蕉。华蕉,顾名思义是中华香蕉,据说是英国探险家在中国南方农家院落中发现,是当今大多数香蕉种植者的不二选择,也是绝大多数香蕉消费者的唯一选择。
虽然在60年前华蕉抵抗住了枯萎病的1号小种,但是它对于枯萎病的4号小种完全没有抵抗力,“香蕉灭绝”这个难题再次袭来。
一起来保护香蕉
香蕉这么优秀,人们自然不会眼睁睁看它消失,一场关于香蕉的“保卫战”已经打响。目前保卫香蕉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控制住黄叶病4号的脚步,通过严格的检疫措施把真菌拒之门外。
不过,人们很清楚,这种类似于物理隔绝的保卫方式并非長久之计,它只能延缓真菌入侵,并不能彻底消灭它们。为了让香蕉能够彻底摆脱真菌的困扰,人们也在不断地做着尝试。比如,改良华蕉基因、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培育出抗病性更强的新品种,等等。
遗憾的是,这些尝试并未能让香蕉真正摆脱真菌的困扰。希望未来能找到更有效地抵御真菌的方法。
发布于:天津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